專題講座

Frankly Speaking ―― 聊聊法蘭克

日期│2018.6.29(五)19:30-21:30
地點│Lightbox 攝影圖書室

張世倫(不需要介紹的人):

「我可能就比較就廣泛的面向來談他的攝影與紀錄片創作⋯⋯」

鄧兆旻(有在做藝術的人):

「那我可能就針對片子本身講⋯⋯」

曹良賓(台灣可能唯一去過Robert Frank家的人,剛好也會按快門。):

「我講個10-15分鐘啦(20 slides以內,主要是圖),在旁插科打諢⋯⋯」

歡迎大家來!保證不會像上面的對話這麼無聊!強烈建議看過片先!
《法蘭克不眨眼》(Don't Blink: Robert Frank)

羅伯.法蘭克,20 世紀攝影史最特立獨行的人物之一。他不僅見證了「垮世代」(Beat Generation)的浪潮,1958 年出版的攝影集《美國人》更改變美國紀實攝影的走向,已公認是攝影界里程碑,此外他也製作動態影像,嘗試影像敘事的多種可能;雖然探索邊界始終不懈,但他本人深居簡出,數十年來絕少受訪。身為跟他長期合作的剪接師,導演珍貴地記錄下許多這位謎樣人物生活中的日常身影及見解,隨興的剪接節奏,為質樸濃郁的畫面質感,增添幾許親暱對話的氛圍。

★ 2015 紐約電影節|New York Film Festival 
★ 2015 阿姆斯特丹紀錄片影展|IDFA
★ 2016 柏林影展|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

 
與談人

張世倫

藝評人,曾任博物館員與雜誌記者等職。政大新聞所碩士,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 College)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譯有《攝影的異義》(Understanding a Photograph)、《另一種影像敘事》(Another Way of Telling)與《這就是當代攝影》(The Photograph as Contemporary Art)等書。研究興趣包括影像史、當代藝術、音樂批評、電影研究、藝術現代性與冷戰史等諸多範疇,現正持續從事影像批評以及臺灣攝影史相關研究的書寫計畫。

 

曹良賓

台灣新竹出生,現居新店,從事影像創作。美國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藝術創作碩士。近期創作主要關注國族歷史、個人認同與價值意識之間的張力關係,並追索其中的社會和文化意涵。創作之外,亦從事藝文推廣。2015年,與友人共同發起「PHOTO TALKS」,促進台灣當代攝影的討論,另出版首本攝影集《中途》。2016年,「Lightbox 攝影圖書室」成立,致力匯集整理台灣的攝影出版物,並提供大眾自由閱讀。期望以社會參與的方式,共構和共享台灣攝影,持續在文化自主、知識自由的道路上前進。

 

鄧兆旻
藝術家,在Giloo紀實影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