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TALKS

韓筠青 ×《攝影師作為說故事的人》

日期│2017.8.6(日)14:30-16:30
地點│Lightbox 攝影圖書室

PHOTO TALKS 七月活動很榮幸邀請韓筠青(a.k.a Anna)進行分享,除了談論進入攝影創作的過程,也藉由過去幾個系列作品討論攝影創作的方法,以及由此方法開啟的相關議題。身兼 Onfoto Studio 創辦人的Anna,如何看待及實踐台灣攝影教育,也會是此次活動內容的一部分。

自拍(Selfie)在日常生活中或許早已是個稀鬆平常的詞彙與行為,然而如何將 Self As Subject(自拍)作為攝影創作的表現方式及研究主題,在台灣的討論相對有限。Anna 在美國留學期間主修『暗房』和『藝術自拍人像』,前者是了解攝影史及技術史時必備的知識,後者卻是Anna 自己也曾深感陌生的領域。事實上,自拍創作並非一般所想必定有創作者在畫面中現身,反而有時利用大家熟悉的物件構築畫面,以呈現內心欲表達的情感,進而觸動觀者,正是自拍創作欲探索的課題之一。

2012 的「Through me, to the sorrowful city」是 Anna 學習相關概念後創作的系列作品:由於大學主修英語,Anna 很自然地將過去孰悉的英國古典文學納入思考,除了援引但丁《神曲》中地獄之門的文字,也結合西班牙畫家哥雅的繪畫風格,以及美國醫學標本博物館的相關概念,甚至科幻電影的場景元素,也成為構思畫面的靈感來源,透過 Storytelling(故事敘事法)的方式,進一步將這些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交織串聯。近期作品「時間的皺褶,是回憶」(2016)以及「Evaporation」(2017)同樣延續此種方法,或講述幽微的意識,或表達強烈的情緒;這些影像並不指涉特定事件或議題,反而更像是被寄予豐沛情緒的短篇小說,等著觀者湊近閱讀。Anna 曾經提到自己的創作多從生活汲取,可能來自文學與電影,也可能受到個人感情或朋友遭遇的觸動。對她而言,攝影創作是在紀錄自己,將曾經遭遇的情緒加以處理存放,宛如標本,至於如何觀看閱讀它們,則因著每個人的生命經驗與感受方式而有所差異。

在美國取得攝影碩士學位後,Anna 在 2011 年回到台灣開始自由接案的生活,而後也和朋友成立 Onfoto Studio,致力於教授古典顯影課程,也持續邀集國內攝影工作者客座教學。無論作為自由工作者,創作者還是教育者,透過攝影觀察,理解,詮釋他人/自我的行為與情緒,讓 Anna 是一位用影像說故事的人,也是一名故事的蒐集者。7/30 週日下午歡迎大家來聽她的分享,交流更多關於攝影的想法與故事。

 

與談者

講者:韓筠青(Anna)
主持:曹良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