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TALKS

何沐恬 ×《HOMES》

日期│2015.10.31(六)15:00-18:00
地點│流浪的攝影空間

家,只是一個字,但用攝影去呈現與討論時,他似乎又成了一首永遠也寫不完的影像詩。「家」,是 PHOTO TALKS 第二季第三場的核心主題。

攝影創作者何沐恬首先將從自身留學時對英國「家」的經驗與觀察開始談起,分享個人對居家概念的各種思考與疑問;接著,邀請同樣留英的影像創作者苗之珊共同討論家居空間(domestic interior)的繪畫/攝影作品,以及及其在藝術史上逐漸受到重視的過程;最後,透過分享創作計劃《家居窗景Homes》的發想與執行,邀請參與者一起思考「家」的矛盾與曖昧。

大學畢業後,沐恬決定赴英國布萊登大學攻讀攝影創作碩士。在英國期間,她除了造訪同學租住的地方及當地朋友的家,有時路過英國住家時,也會不自覺地望進住家大片窗戶內的家居景觀,以一名『外來者』(外國人/留學生)的身份,檢視這些由日常/非日常的模糊邊界所劃定的空間,以及人們身處其中的各種身份與關係。這些對於「家」的持續思考與觀察,正是促成日後何沐恬創作《家居窗景Homes》的契機。

事實上,「家」這個既自由又存在束縛、既放鬆又存在壓力的矛盾場域,使得它成為內在衝突的完美舞台,也是近代諸多繪畫與攝影作品的靈感來源:一些例子像十九世紀美國畫家約翰·辛格·薩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 的作品 The Daughters of Edward Darley Boit (1882) ,透過在當時被視為非同尋常的構圖和光源繪製四個住在巴黎宅邸的女童們,其神秘的氣氛使後人開始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來檢視此種居家繪畫肖像產生的新效果;又如英國攝影藝術家 Jan Mccullough 的《Home Instruction Manual 》(2014-15) ,透過重現居家的集體記憶與物質來探討人們對「家」的想像;台灣影像創作者苗之珊的「臥室計畫」,則以拍攝單身者於私密房間的影像,重新思考這些畫面所投射出的更大的社會體制下的角色與關係,此次活動也將邀請苗之珊一起討論這些關於居家的藝術作品。

關於家,你是否也有某些想法?何沐恬將以自身創作《家居窗景Homes》的發想與執行回應她對家的觀點,我們也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們本週六來 PHOTO TALKS 與我們一同討論,思考「家」這個字所牽引出的綿延無盡的概念,以及其透過影像所訴說的各種曖昧與可能。

 

與談者

講者:何沐恬
與談:苗之珊
主持:曹良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