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克斯照相館:證件照、沙龍像,及其造像策略

日期2024.12.18

攝影可以成為創作素材,也能為日常留下回憶。攝影之用,經由不同目的,折射出多元分歧的討論與詮釋可能。自帶有修正意味的補遺思維出發,常民攝影(vernacular photography)如今重新進入攝影研究的目光中,促使研究者重新考慮攝影史的書寫取徑。然而,在專業與常民、藝術與大眾之間,照相館(photo studio)亦位居要津。一方面,其服膺外部標準,為大眾生產諸多具特定規格的「制式」影像;一方面,亦創造全新格式,為常民留下介於正式與非正式的「公版」沙龍。

上述影像,除了具有強烈的實務色彩,其內含之構圖、擺設、取景等概念,皆可發展為一系列問題意識:種種構成條件,如何反映彼時一地的社會文化表徵?照相館如何扮演集體與個人的橋樑,從而轉化並衍生出特定的造像策略?同時,特定的攝影行為與風潮又是如何誕生?

這些問題,是「黑克斯照相館:吉恩-馬里.多納收藏展」(Studio Rex: Jean-Marie Donat Collection)的策展起點。由「C/O 柏林基金會」(C/O Berlin Foundation)策展人柏茲.列文(Boaz Levin)與收藏家吉恩-馬里.多納(Jean-Marie Donat)共同籌劃,該展從坐落法國馬賽小鎮貝爾桑斯(Belsunce)工人社區中心的「黑克斯照相館」出發,探索存於相館檔案中的族群與身分認同問題。事實上,「黑克斯照相館」由阿薩多爾.基薩揚(Assadour Keussayan)及其妻兒瓦瑟尼克(Varsenik)、格雷戈里(Grégoire)與傑曼(Germaine)共同經營,主要服務彼時移居當地的北非與西非移民,為其生活留下無數影像。

整齊劃一的證件相片、從容優雅的沙龍肖像、拼貼上色的家族合影,除了原屬脈絡,集結這些影像,一段關於非洲移民的遷移與離散敘事,在這些照片中開展。有別於彼時官方與今日媒體拍攝移民影像的固定範式,照相館中的影像,以殊異的再現策略,留下了屬於他們的另類樣貌。

可惜的是,如今相館文化式微,攝影技術的普及與再現管道的擴張,致使曾經作為常民影像產製中心的照相館逐漸消亡。不只是黑克斯照相館,如今,柏林街頭亦難以找到一間相館。策展人留意到這點,在主展場旁設立另一子題「相館都去哪了?」(Where Have All the Studios Gone?),旨在呼應策展意識,以柏林馬瑟西照相館(Studio Mathesie)為例,探問照相館之於視覺文化,扮演著何種角色。藉由照相館及其產物,該展試圖詢問:影像產製與自我再現的概念,如何在時間之流中輾轉改變;而曾經為大眾服務、或可被稱為「影像產製中心」的照相館,又創造了何種殊異的影像產製範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