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日常的認同建構:「何謂我們:肖像與常民攝影」

日期2024.7.26

2018 年,致力於收藏、研究、出版和展覽的當代攝影及相關媒材的非營利組織――沃特典藏中心(The Walther Collection),偕同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差異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Social Difference at Columbia University)和巴納德婦女研究中心(Barnard Center for Research on Women),舉行了為期兩天的常民攝影(vernacular photography)研討會。該會可謂近年針對常民攝影的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動,其承接 2017 至 2019 年的系列展覽「想像日常:常民攝影觀察」(Imagining Everyday Life: Aspects of Vernacular Photography),開啟了沃特典藏中心對此一主題的長期關注。

如今,在專書《想像日常:與常民攝影共舞》(Imagining Everyday Life: Engagements with Vernacular Photography,2020)出版四年後,沃特典藏中心延續上述成果,帶來為期三年的全新策展計畫。其中,首檔展覽「何謂我們:肖像與常民攝影」(Who We Are: Portraits and Vernacular Photography)聚焦攝影與肖像的關係,以五個子題單元,探討常民肖像以及塑造個人和集體主體性的日常文化向度。

過去,在攝影發明之前,肖像繪畫被視為資產階級的持有物,擁有一幅自己的畫像,往往象徵著優越的地位。然而,一切在攝影發明後反轉,經歷了短暫的技術革新,肖像攝影搖身成為流通於民間的大眾消費品,同時,攝影內鑲的機械複製性格,亦使肖像為醫學、警政、監視、統計等領域所用,開闢出顱相學(Phrenology)、面相學(Physiognomy)、犯罪防治系統等新興假說和治理技術。

以此為引,該展的子題單元之一「反肖像」(Against Portraiture),藉由來源各異的檔案典藏,建構肖像攝影的發展歷程。在這些攝影影像中,觀者得以發現繪畫時期的肖像傳統,及其內部的價值系統正逐漸遞嬗,攝影擴張了肖像的可能意涵,嶄新的「技術-經濟-政治」複合體也因此降生。

另一方面,作為抽象概念的「影像」(image),亦在攝影肖像的發展中,獲得形體不一的肉身。在「攝影物件」(The Photographic Object)單元,則展出諸多型態的「物件」,這些照片可以被切割為拼圖、裝裱為遺像、浮貼為雕塑,以此進入殊異的社會情境與網絡中。當然,照片亦可被集結成冊,如同「相簿:典藏日常」(Photo Albums: Archiving Everyday Life)單元,指出了影像的叢集,如何潛有策展與典藏性格,「相簿」在此則成為一段個人史、一場事件,或是一個關係網絡的基本單位。

除了叢集產生的張力,單張肖像影像亦有諸多隱藏意涵。「觀看性別認同之道」(Ways of Seeing Gender Identity)與「解殖:轉變中的非洲認同視角」(Decolonized: Changing Visions of African Identity)這兩個單元,充分展示了此點,前者爬梳 LGBTQIA+ 社群 如何以造像(photographing)自我賦權(self-empowerment),使攝影成為表述自身認同的發聲管道;後者則批判地重新檢視 19 世紀中葉由歐洲攝影師製作的名片式照片(cartes de visite),以及 20 世紀初面向歐洲觀者的非洲「族裔」(type)明信片,重新考慮肖像涉及之再現視角,潛藏著何種殖化眼光。
 

「LGBTQIA+」是由 Lesbian(女同志)、Gay(男同志)、Bisexual(雙性戀)、Transgender(跨性別)、Queer/Questioning(酷兒/疑性戀)、Intersex(雙性者)、Asexual(無性戀)的首字所組成的縮寫。「+」則代表持續增加、更多元的性別認同和性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