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美術館(Singapore Art Museum,SAM)舉行的展覽「人格明證:AI 臉譜中的身分與本真性」(Proof of Personhood: Identity and Authenticity in the Fa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呼應近期人工智慧與生成影像的發展,深究流行文化和新興技術中,身分(identity)、主導權(agency)及本真性(authenticity)間逐漸不穩的關係。
過去,藝術被假定為人類主導的活動,但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問世,此觀點正遭受質疑。事實上,人類傾向將自身形象、心理及生物特徵投射至技術系統,以便更透徹地理解它們;然而,此舉往往連帶再製了社會偏見。本展以此為引,藉由同時探查人類與非人主體,重新考慮「人格」(personhood)在 21 世紀意味著什麼。
展覽以威廉.威比(William Wiebe)的七張影像《莉莉、薩拉、艾莉卡、艾莉希亞、索詹、希拉、拉格達》(Lily, Zahra, Erika, Alessia, Sozan, Sheera, Raghda,2023)為伊始,展出了貌似臉書(Facebook)營運長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的肖像,然而這些影像是藝術家於暗網(dark web)上蒐集、來自不同證件中的生物數據,以慣用於偽造護照的人臉融合技術(face-morphing technique)組合而成,重新捏造介於虛實間的身分識別影像。藉此,威比試圖向觀者提問,在社群平台、暗網等日漸由數位身分主宰的虛擬空間中,人類身體(human body)的相對位置為何。
無獨有偶,克里斯多福.湯瑪斯(Christopher Kulendran Thomas)與安妮卡.庫爾曼(Annika Kuhlmann)的《身為人類》(Being Human,2019/2022)則以深偽(deepfakes)技術捏造角色,並將其置入一場關於「可倫坡雙年展」(Colombo Art Biennale)訪談的敘事情節中。透過多層次的虛構性,兩位藝術家反思,當機器能夠極具說服力地擬仿人類意識並展現創意時,「人」的本質發生了何種變化。
除了上述作品外,本展亦收錄洪松明(Ang Song-Ming)、傅秀璇(Charmaine Poh)、塞西爾.B.埃文斯(Cécile B. Evans)、希瑟.杜威-海伯格(Heather Dewey-Hagborg)、扎克.布拉斯(Zach Blas)以及潔米瑪.懷曼(Jemima Wyman)的創作,基於因技術發展而連帶擴張、鬆動的身分領域中,以採樣、演出、全像投影(Holography)、數據演算為方法,思量「人類」與「非人」間模糊不清的涇渭。
在社群媒體與自我展演等數位工具主宰的世代中,本真性是項寶貴的財貨。然而,究竟該詞彙所蘊含的「真實」(real),意味著什麼?這是「人格明證」所欲展開的多層討論,亦是當代社會尚待協商的新興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