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之觸:「觸碰彼此,不就是為了確認我們存在?攝影與觸覺」

日期2024.7.17

我們如何觸碰攝影?攝影又該怎麼引動觸覺?以越裔美籍詩人王鷗行(Ocean Vuong)《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On Earth We’re Briefly Gorgeous,2016)的詞句為引,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Princeton University Art Museum)最新展覽「觸碰彼此,不就是為了確認我們存在?攝影與觸覺」(“Don’t we touch each other just to prove we are still here?”: Photography and Touch)聚焦攝影於視覺之外的可能,摸索其與觸覺間的特殊關係。

過去,攝影時常被視為近乎純粹的視覺產物,然而,觀看(looking)未曾僅是使用單一感官的視覺運動,更是涉及五感、創造聯覺(synaesthetic)的調度行為。換言之,所謂「觀看」,更近似於一系列框取、詮釋、富有情緒(affect-laden)、認知、智性的綜合活動,聽覺、觸覺等感官都介入此過程中。

策展人蘇珊娜.貝克-史密斯(Susannah Baker-Smith)與蘇珊.布萊特(Susan Bright)亦察覺此點,共同指出,氾濫的影像產製洪流,使人們逐漸獨尊視覺,並將之視為認識世界的唯一方法;然而,攝影始終有著視覺之外的可能,若是從物質性與其他層面觀之,則能在閱讀影像時,挖掘出另類的具身經驗。

藉此,兩位策展人將展覽概分為四大主題,分別為家之觸感(familial touch)、身體(the body)、概念探索(conceptual investigations)以及表演(performance)。在這些子題中,不乏出現諸多以「觸覺」闡述酷兒、身分認同等議題的作品;同時,不論在策展論述或專訪中,皆能瞥見策展人對法國哲學家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的援引。然而,這並非表示,本展走向典型的學理路線;反之,策展人更希望該展成為開啟另類感知的起點,透過觀展過程中的觸知經驗,邀請觀者思索日常的種種經驗,內鑲哪些牽動「觸覺」的感知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