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殘牘――「布萊希特:片簡」

日期2024.8.21

在《戰爭初級文本》(War Primer,1955)中,20 世紀德國劇作家、詩人貝爾托.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蒐羅當時流通於社會的各種圖像,包括新聞、雜誌、報刊等,將其剪輯拼貼,並佐以雋語創成影像四行詩(fotoepigramm),使圖像自原先脈絡歧出殊異意涵。此種另類且基進的影像閱讀,向讀者揭露戰爭內部的荒謬本質,及其如何與圖像合謀,塑造一場場矛盾敘事。該作可謂將布萊希特一貫的批判態度展露無遺,不論在《三便士歌劇》(The Threepenny Opera,1928)或《四川好女人》(The Good Woman of Setzuan,1943)等作,皆能瞥見相似的思考姿態。

不過,關照社會,時常藉由創作回應當下文化與歷史情境的布萊希特,如何為創作與現實搭起橋樑?這個問題,或可從其遺留下的視覺檔案尋出線索。英國非營利當代藝文空間 Raven Row,近期偕同柏林藝術學院的布萊希特檔案館(Bertolt Brecht Archive at the Akademie der Künste, Berlin),共同推出檔案展「布萊希特:片簡」(brecht: fragments),首度集結公開檔案館中的豐富資料。此前,研究者雖可調閱檔案館的資料;然而,這些檔案卻未曾系統性地被公開展示,且過去申調時僅能閱覽低解析度的影像副本,而未能實際看見這些有著諸多文字的手稿。

換言之,「布萊希特:片簡」一展讓這些封存的檔案重新問世;同時,策展人菲比.馮.霍爾德(Phoebe von Held)更與三位來自布萊希特檔案館的研究員湯姆.庫恩(Tom Kuhn)、亞歷克斯.塞恩斯伯里(Alex Sainsbury)和伊蓮娜.蒂曼(Iliane Thiemann)合作,使原先因調閱機制四散,但在原件中實有關聯的檔案片簡,得以重新回到原初脈絡中。

除了《戰爭初級文本》外,蒐集、拼貼、重構大量的視覺資料,一直都是布萊希特的創作基礎,從中世紀繪畫、中國戲劇到現代工業生產,其大量整理性質與主題相異的圖像檔案,皆成為日後創作的關鍵。另一方面,布萊希特的創作與理論主張往往涉及當時的政治脈動,而這些政治批評與討論,亦可見諸於視覺檔案與手稿中。事實上,這些檔案未必僅是構成日後作品的基礎建設,其早已是自成一格的思考手稿,而散見於檔案中的拼貼痕跡,亦可被視為獨立成熟的影像政治評論。

這意味著,藉由策展研究,「展出檔案」此一行動不僅是為了開源史料,更開啟了重新考慮、梳理布萊希特思想的可能。在這個意義上,「布萊希特:片簡」不只是一檔展陳「斷片」的展覽,更以片簡為引,成為再次思索布萊希特之思想遺產的起點。

「Fotoepigramm」為布萊希特在其 1955 年的著作《戰爭初級文本》創造的影像美學形式,透過具有政治意涵的方式結合詩歌與影像,對於二戰期間的統治階級意識形態提出批判。參考自:A. Alizadeh, "Daring, Unusual Things’: Bertolt Brecht’s Photo-Epigrams as Poetic Inventions," Humanities, 8 , no. 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