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人眼中的美國:「生命持續舞動――與羅伯特.法蘭克對話」特展

日期2024.10.16

今年適逢美國攝影師、電影導演羅伯特・法蘭克(Robert Frank)一百歲冥誕,紐約現代美術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MoMA)推出「生命持續舞動――與羅伯特.法蘭克對話」(Life Dances On: Robert Frank in Dialogue)一展,嘗試以新的視角重新閱讀法蘭克橫跨 60 年創作生涯的作品。展題借自其 1980 年的同名電影《Life Dances On… 》,藝術家透過該部電影,反思了那些對自己的觀點產生影響的人們,而展覽以此為出發點,探索這位藝術家運用多種媒材,包括攝影、電影、書籍等所進行的創作實驗,展出共約兩百件作品。

法蘭克於 1924 年出生於瑞士蘇黎世。這位來自猶太家庭的藝術家,在青少年時期便對攝影產生濃厚興趣,師從多位攝影師,並在 1947 年移居美國紐約,取得雜誌《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攝影師的工作。然而,法蘭克始終難以適應時尚雜誌強烈的商業氛圍,並對於美國的拜金主義日趨反感,遂辭去穩定的工作,回到家鄉後又赴南美洲、祕魯旅行。1955 年,在攝影師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的推薦下,法蘭克獲得古根漢獎學金(Guggenheim Fellowship),帶著妻小遊歷美國,這段時期的影像後來成為其在攝影史上留名的經典之作,亦即收錄其 83 件作品的攝影書《美國人》(The Americans)。

法蘭克在 1950 年代晚期至 1970 年代初期投入動態影像創作,1959 年的電影初作《採下我的雛菊》(Pull My Daisy)更邀請了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核心人物,包括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等人擔任旁白或演出。1970 年代後,法蘭克再次回歸靜態影像,然而在這個階段,他的攝影作品融合了更多元素,以拼貼、模板(stenciling)、攝影蒙太奇、手寫文字等方式,將多重框架放進單一影像中,以記錄個人生活的照片呈現其私密、感性的一面。

綜觀法蘭克的創作生涯,最具影響力的無非是 1958 年在在法國首次出版的攝影書《美國人》。這本攝影書深刻改變了人們對於攝影的認知,將既個人又具主觀意識的角度帶入攝影之中,而其對於戰後美國景況的拍攝,更揭開了 1950 年代美國樂觀主義的表象,直面那些不被言說的種族與階級差異。在與《藝術新聞》(ARTnews)記者的對談中,法蘭克曾形容自己是個異鄉人,而他「只能以個人的方式看待自己鏡頭下的這個國家」。在美國各地旅行、攝影之際,他也曾因種族主義而在阿肯色州遭到盤問拘留,只因他是個猶太人。在《美國人》中,他以充滿陰影與隱喻的畫面,捕捉了攝影師黛安.阿布絲(Diane Arbus)所謂美國生活中的「空洞」,這也無怪乎作品甫出版時會受到「毫無意義、過分傷感」的批評。然而,一如法蘭克自己所說,他看待攝影是非常自由的――他不認為有所謂「正確的攝影」,而只是純粹跟隨直覺,拍攝他想拍的,如此而已。

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是 1950 年代美國文學和社會運動,主要由作家和詩人組成,反對主流社會傳統、固化的價值觀,倡導個人自由和精神探索,作品追求真實、即時的生活經驗傳達。更多介紹可參考線上《大英百科全書》說明

 1958 年,法國著名出版人羅伯特・德勒皮爾(Robert Delpire)以法文「Les Américains」出版了法蘭克的《美國人》,次年在美國,則由格魯夫出版社(Grove Press)以英文「The Americans」為名重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