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講座

攝影創作與文化資產的交匯 ―― 小林紀晴 × 彭雅倫

日期│2024.10.26(六)15:00-17:30
地點│Lightbox 攝影圖書室

十月下旬,來自日本的攝影家小林紀晴,以及台灣的藝術家彭雅倫,將共同於 Lightbox 進行一場專題講座。

出身於日本長野縣的小林紀晴,多年來走遍亞洲進行創作,近年則專注拍攝日本各地的祭典,以及家鄉諏訪地區的祭祀儀式。

小林紀晴今年曾兩度來台,在進行創作計畫的攝製之餘,他偶然發現因日本殖民統治之故,台灣的攝影文化與日本頗有淵源,並進一步展開探究。

本次講座,小林紀晴將分享他正在策劃的、台灣重要攝影家彭瑞麟的展覽,以及他拍攝在台灣的日本殖民遺構。另外,他也將與大家介紹他的攝影集《孵化之夜的啼聲》(孵化する夜の啼き声),以及獲得第 22 屆林忠彦賞(Hayashi Tadahiko Award)的作品《來自遠方的船》(遠くから来た舟)。

身為台灣首位攝影學士彭瑞麟的孫女,彭雅倫以祖父生前留下的兩千餘筆文件與照片為基礎,與夥伴楊先妤共同創建「彭瑞麟資料庫」,並設立臉書專頁「彭瑞麟與我們的時代」,開放給專業工作者及社會大眾交流。

從事藝術創作、研究與策展的他,將於講座中分享自己開始整理祖父資料的機緣、建置資料庫與維護專頁的經歷,以及更多可以深入認識彭瑞麟的管道。此外,他也將介紹一些自己的作品,談談製作、整理彭瑞麟資料庫的經驗,如何影響自身的創作?

10/26(六)下午三點,如果你對於台日攝影文化的交織、台灣攝影家彭瑞麟的故事與資料庫,或是對於小林紀晴與彭雅倫的創作感興趣,都十分推薦報名參加這場講座!


講者簡介

小林紀晴(Kisei Kobayashi)

1968 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畢業於東京工藝大學短期大學部攝影學系,現任東京工藝大學藝術學部攝影學系教授。他曾在報社擔任攝影記者,並於 1991 年成為自由創作者。除了攝影之外,他也從事旅行書寫、小說等類型的文學創作。他出版的眾多攝影集與著作包括《日本的奇祭》(ニッポンの奇祭)、《孵化之夜的啼聲》(孵化する夜の啼き声),並以《來自遠方的船》(遠くから来た舟)獲得第 22 屆林忠彦獎,亦曾憑其執導之首部電影《トオイと正人》,在曼谷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獲得最佳新導演獎,並在東京紀錄片電影節獲得獎項。
 

​​彭雅倫

生於苗栗海線,來自新竹山城,目前定居於台北大稻埕。甫以《落木.無邊》作品獲得「我們記得:客庄在地記憶的紀念形式徵件」首獎、2024 年獲邀為桃園市兒童美術館駐館藝術家。2023 年於「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展出《創世的松茸》,創作橫跨十年,記錄家鄉地景的轉變,其中〈我們一起這裡〉曾於 2013 年獲竹塹奧斯卡紀錄片銀獎。

彭雅倫長期與柯智豪音樂工作室合作系列策展計畫,並曾任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Friday Late 策展人、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總監、蔚藍文化出版主編、樹火紀念紙博物館美術、台灣島嶼文化共生協會《島生誌》專題主編、美術統籌等。

講座資訊

講者:小林紀晴(Kisei Kobayashi)、彭雅倫 
時間:2024.10.26(六)15:00|14:30 開放入場
地點:Lightbox 攝影圖書室(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69巷19號)
報名連結:https://lightbox.pse.is/1026event


小提醒󠀠󠀠

▪︎ 活動採報名制,名額 50 位
▪︎ 本場講座部分將以日文進行,並有逐步口譯 
▪︎ 現場提供飲用水,請自備環保杯,現場不提供水杯 
▪︎ 參加前,請詳閱並遵守活動行為守則(詳見報名頁面) 
▪︎ 報名成功者,請於活動開始前抵達,座位將保留至活動前 10 分鐘
󠀠󠀠

誠摯感謝

營運支持: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